11月19日,文成縣舉行第一批參股經濟薄弱村及低收入農戶代表現場發放收益金儀式,縣委書記劉中華,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徐清雨,縣委常委、大峃鎮黨委書記趙東佐、市委第四巡回指導組組長鄒躍新等現場為參股“抱團增收”的8個經濟薄弱村代表及8戶低收入農戶代表發放收益金,共同見證了今年兌現經濟薄弱村及低收入農戶收益分紅的承諾,前來領取收益金的低收入農戶們都笑得合不攏嘴,滿臉幸福。 “高興,真的高興,沒想到這么快就可以領到分紅了”領到第一筆收益分紅的低收入農戶代表激動地說。今天是參股“抱團增收”的經濟薄弱村及低收入農戶的“好日子”,這一天他們領到了“抱團增收”的首筆收益金。 據悉,文成現有132個村的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少于8萬元,低收入農戶14461戶20124人。許多薄弱村,都是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發展艱難。為此,縣農業農村局破難攻堅,科學謀劃跨村、跨鄉鎮、跨縣、跨市、跨省等“五級抱團”增收項目,幫助低收入農戶和經濟薄弱村增收。同時,為避免出現好政策養懶漢的情況,出臺了《文成縣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抱團增收的實施意見》及實施細則,對持股對象及確定程序、資金籌措、投資管理、股權管理、收益發放、資金管理、抱團項目和實施步驟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從9月份啟動“抱團增收”項目以來,僅兩個月的時間,農業農村局就向參股的103個經濟薄弱村及5431戶低收入農戶兌現第一筆收益金共計650萬元,其中經濟薄弱村平均收益4.9萬元,第一、二批入股的低收入農戶每人分別增收225元和112.5元。此次活動為繼續引導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戶進入抱團增收行列,引導經濟薄弱村擴大宅基地復墾力度,達到3畝以上的入股門檻,確保今年文成所有行政村的經營性收入能超過6萬元,到2020年超過8萬元,每年為每位低收入農戶帶來增收近2000元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