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文成縣第一批抱團增收現場收益金分配儀式上,該縣參股的103個經濟薄弱村及5431戶低收入農戶收到了第一筆收益金共計650萬元,其中經濟薄弱村平均收益4.9萬元,第一、二批入股的低收入農戶每人分別增收225元和112.5元。 今年文成縣創新采用跨村、跨鄉鎮、跨縣、跨市、跨省“五級抱團”的方式,幫助低收入農戶和經濟薄弱村增收。該縣將財政資金折股量化到低收入農戶,低收入農戶只需出資5000至1萬元不等的資金,并由縣鄉兩級興村公司進行統一運營管理,招引好項目。興村公司吸納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資金,通過投資小微園、購置物業等項目投資方式,使村集體經濟及低收入農戶達到8%左右的年收益率。。 文成縣大峃鎮塔山村村集體參加抱團增收不到2個月,貸款的100萬元在投資項目中“賺”了4.9萬,一年的話就有近30萬,4年不到就能還清貸款。這樣的收入,讓和這個在塔山14年“守”到40萬村集體資產的村干部,對村莊以后發展有了干勁和盼頭。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發展舉步維艱是文成薄弱村的共性,而塔山的變化也并非個性。 從制定出臺《關于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抱團增收的實施意見》到舉行第一批抱團增收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從縣內挖掘項目到瑞安山海協作再到平湖“飛地經濟”產業園,從宅基地復墾立項到低收入農戶簽約入股,預計年收益率能達到8%左右。 從9月底薄弱村、低收入戶簽訂“抱團”協議,到昨天發放首筆收益金,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讓村莊和農戶見到抱團的回報,甚至抱團不到一個月的農戶也領取到100多元的收益,傳遞出的是讓該縣切實希望把抱團增收這項得民心、惠民生的實事做好的強烈信號。 目前,該縣共落實抱團增收項目12個,預計總投資額超過8億元;共完成村社入股簽約238個,簽約率達97.9%;共有5341戶低收入農戶簽約入股,簽約率為39.6%。下一步,該縣將繼續引導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戶進入抱團增收行列,引導經濟薄弱村擴大宅基地復墾力度,達到3畝以上的入股門檻,確保今年文成所有行政村的經營性收入能超過6萬元,到2020年超過8萬元,每年為每位低收入農戶帶來增收近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