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受疫情防控管制影響導致4000余畝早茶面臨的采茶難、外銷難等問題,文成縣通過村鎮縣三級支援幫扶、外銷內銷聯動、錯峰復產加工等措施,以確保疫情防控和早茶復產兩不誤。 一是實行“村+鎮+縣”模式,支援茶企采茶。發動村內具有采茶技術嫻熟以及非湖北返程的且在家隔離14天無癥狀的村民加入到采茶志愿隊伍中。同時,延伸幫扶范圍,由縣級統籌采取“一個農業技術人員+N個志愿者”模式,組成N個攻堅組,奔赴全縣各采茶點開展紅色幫扶行動。如,縣農業農村局將組織50余名志愿者前往平和鄉九龍山生態茶園幫助企業免費采茶。 二是實行“外銷+內銷”模式,幫助茶青銷售。一方面,針對無茶葉加工生產能力并且較分散的茶農,積極協調聯系松陽、遂昌等非疫區的外來加工企業收購茶青,同時采取固定線路、固定車輛、固定人員和防御措施,對10余名來文收購商進行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動員縣內有茶葉加工生產能力的茶企,就地就近消化、訂購茶青,幫助茶農打通茶青銷售渠道。如,平和鄉鎮政府主動牽線,與文成縣日省名茶開發有限公司對接,由該公司收購村民采摘的茶青,制成干茶進行售賣。周山畬族鄉楓樹坪茶廠對周山本地茶農散戶進行茶青收購加工,現已收購1100斤茶青。 三是實行“分散+錯開”模式,規范茶葉加工。茶青加工實行“一人承擔一環節”,降低人員集聚生產的問題,使用自動智能加工設備和加工流水線作業,減少茶廠用工數量,防止交叉感染。同時,根據原料情況和市場需求,合理調整茶類結構,引導茶企錯開茶類加工時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