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用好“政策包”,支農惠農保信心。為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農業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搶回農民農企損失,龍灣區在省、市補助政策的基礎上,由區財政追加補助資金,專項制定出臺“政策性葉菜價格指數保險、漁船油補政策、貸款貼息、家禽出欄補助、速生蔬菜補助、糧食生產配套補助、花椰菜滯銷補助、貢獻優先扶持”等8項支農惠農“政策包”,并抓好相關政策措施的兌現落地,進一步提振農民農企“戰疫情、搶發展”的信心,確保全年農業生產穩中有進、積極向好。 二是使好“技術招”,復產促產保供應。組建6個鄉村振興農科教流動服務工作站(隊)和“名師名家”6人團隊,派出農技人員60余人次,深入田間地頭、農業經營主體一線,圍繞育種育苗、統防統育技術,面向農民農企積極開展獻言建策和指導服務,并同步做好疫情防控科技知識宣講,全力搶抓生產、科學防疫戰疫。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精準研判漁業生產形勢和水產市場需求,精心謀劃,科學組織復工復產。制訂出臺“三嚴”措施,強化漁港碼頭監管,有序恢復漁業生產保供,先后保障270余噸新鮮水產品陸續供應上市。 三是當好“店小二”,開拓渠道保銷售。緊盯農產品賣難問題,及時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農產品產銷信息,動員組織本地電商平臺、超市等大型外賣平臺與種植大戶對接結盟,開通“田間——客戶”直送業務;引進資質中介開展包裝、配送服務,聯合青年志愿者支援隊,推出“暖心·惠農”菜單,搭建“田埂子”到“菜籃子”的直線配送鏈,有效解決本地農產品滯銷問題,最大限度減少農戶經濟損失。年初以來,累計為生產主體銷售農產品約100余噸,實現銷售額40余萬元。 四是筑好“防疫墻”,嚴把關口保安全。著眼“護航”復工復產,扎實做好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從業人員疫情調查摸排工作,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防疫期間,共走訪調查農林牧漁企業、合作社等主體321家、種糧大戶39戶、畜禽養殖戶27戶、農家樂13家,成功勸返417名重點疫區農業從業人員。持續抓好農企防疫責任落實,保持管控力度不松,組織重點企業簽訂《疫情防控安全責任承諾書》34份,簽訂率100%;建立《農業企業登記表》,配齊企業信息和街道信息采集錄入員,堅持條塊結合、四方聯動、群防群控,確保企業安全復工復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