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縣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保供應的同時,通過重點謀劃推進40項“三農”領域“六重清單”,加快“三農”特色化發展。 一是明確重大產業清單,打好農業經濟“主動戰”。重點推進楊梅、糯米山藥、茶葉、高山稻米、文成中蜂等5大農業特色產業做優壯大。如楊梅產業今年重點建設楊梅出口基地,率先制定省級楊梅出口標準,與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有關城市簽訂出口訂單,爭取舉辦浙江六月紅楊梅節。啟動中蜂蜜源基地建設,通過養蜂實現轉產轉業、提效增收。 二是落實重大平臺清單,打好農業產業“整合戰”。重點推進農業經濟開發區建設,加快平臺實體化運作,現已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區鎮合一管理機構報批等,3月份正式掛牌成立,爭取年內落地2家以上投資超億元的農業企業,補齊“低小散”短板。探索“區鎮合一、多規合一、三產融合”的農業發展平臺,重點建設珊溪特色農業強鎮,做好示范帶上的招商引資工作。 三是攻堅重大項目清單,打好產業效益“突圍戰”。高標準推進農業產業、農民增收、美麗鄉村等項目。如狠抓五級“飛地抱團”項目,推進平湖“飛地經濟”產業園建設、縣內小微園建設、新一批抱團增收項目、瑞安山海協作消薄項目等,有效增加低收入農戶和村集體收益。天湖農都田園綜合體力爭列入省田園綜合體創建。新時代美麗鄉村項目著力在重點區塊、重要節點打造精品,特別是武陽歷史文化村落創建國家5A級景區項目,確保在10月份前完成2100萬元的投資任務。同步做好4月文成縣首屆農業經濟洽談會的籌備工作。 四是謀實重點改革清單,打好農村改革“激勵戰”。重點安排“三位一體”產業農合聯、股份制合作社、農村微權力e監督模式、農村宅基地規范化管理、新時代美麗鄉村競爭性立項等改革項目。如精選楊梅等幾個重點農業產業實行“三位一體”產業農合聯,出臺實施方案,選舉產生新一屆農合聯,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統分結合、二次分紅的合作新模式,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提高組織化程度。 五是制定重大政策清單,打好農業政策“保衛戰”。制定新一輪“兩山”扶持政策,集中農口條線資金用在刀刃,探索“兩山”資金獎懲機制。如出臺糯米山藥氣象指數保險政策,完善茶葉、楊梅價格和氣象指數保險政策,并出臺設施農業保險政策,有效化解農業政策性保險在成災天氣數據采集不夠精準的問題。整合修訂《文成縣惠農政策30條》,盡量縮短惠農政策兌現時間。 六是抓實重點要素清單,打好農業農村“持久戰”。用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機,主動對上溝通,積極爭取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建設、省級田園綜合體、省級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等一批建設資金;落地中國農科院文成專家站,建好農業專業、執法、鄉村人才等三支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