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縣錢庫鎮玉龍村(現來誼村)位于錢庫鎮新安片區龍金大道旁,交通便利,鬧中取靜,四面環水,沿河而居,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村內基礎設施條件差,村集體經濟薄弱,房屋大多破舊不堪,電線老化、亂拉亂接現象嚴重,環境臟亂差,存在著消防安全、住房安全和治安等多方面的隱患,錢庫鎮抓住美麗鄉村機遇,利用五大抓手讓錢庫鎮玉龍村舊村換新顏,成功創建“玉龍鄉居、文化慢村”特色精品村。 
一、鎮里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整合各方資源協調解決問題。錢庫鎮成立了由鎮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錢庫鎮玉龍村整村改造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到玉龍村現場調研,指導工作。同時,鎮里專門成立了由社區、城建辦、執法大隊、國土、住建、供電等多個相關部門組成的玉龍村整村拆建協調小組,由社區牽頭調配,協同作戰,從工作指導、房屋確權、斷水斷電、騰空拆除、土地審批、規劃設計到組織實施等全程聯動,隨時配合玉龍村整村拆建項目指揮部的工作,發現一個問題,立即解決一個問題。 二、村里成立四個工作組,各項工作有序統一進行。在鎮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玉龍村成立了整村拆建工程指揮部,整個項目由玉龍村整村拆建項目指揮部統一辦理報建手續、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辦證、統一分配。村書記任總指揮,同時下設業務報批組、政策處理組、財務組、監督組等四個工作小組。 三、村干部以身作則,解決村民困惑難題。在拆除之初,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村干部的房子帶頭先拆,在村干部的帶動下,村民紛紛主動自拆。對于家庭較為困難的拆建戶,提前和銀行部門做好對接,申請建房按揭貸款。對于部分對設計理念不理解的村民,我們邀請他們到其他已經建成的美麗鄉村去學習參觀,開闊眼界,解放思想。 四、遵從農村實際,高質量做好美麗鄉村規劃。以打造浙南的“東梓關”為目標特邀中央美院的設計師設計,在多次征求拆建戶意見的基礎上,在方便農村的生活習慣前提下,以實現江南民居鄉村夢想的創作理念,規劃數易其稿,終于形成了現在帶有獨立小院的三層式新民居建筑。同時所有基建項目統一規劃,一步到位。雨污分流、強弱電、通訊電纜等全部地埋,通村道路及房前屋后道路全部白改黑。 五、立足村莊文化,打造產業新業態。通過蘇淵雷和蘇中武兩位名人的故居修繕、開發和利用,大力挖掘本村的人文資源和歷史底蘊,充分打好文化這張牌,形成自己特定的文化符號和標識。整合鄉村文化與歷史文化,依托精致的江南新民居和休閑寧靜的文化韻味,以此發展民宿經濟。同時植入書舍、鄉村小鋪、鄉愁驛站,咖啡屋、小酒吧、茶社、音樂吧以及手工作坊、國學培訓、文藝小店等業態。 錢庫玉龍村以“鄉居+文創”的模式,激活鄉村活力,形成鄉村文創基地,打造未來社區理想村,其建設為我縣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另外一種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