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生豬增產保供專班緊盯生豬存欄、新建萬頭豬場指標,措施力度再加碼,進度成效再提升。 一是屬地責任再壓實。在全市已成立 25 個生豬專班的基礎上,樂清、瑞安、永嘉等 8 個縣(市、區)政府再成立政府層面的生豬增產保供專班,樂清市淡溪鎮、瑞安市南濱街道、永嘉縣橋下鎮等 14 個承擔萬頭豬場建設任務的鄉鎮(街道)再成立以鄉鎮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切實壓實生豬增產保供屬地責任。 二是生豬產能再提升。在前期摸清全市計劃增養、復養養殖場底數的基礎上,再次按月度把生豬存欄攻堅任務分解細化到縣,落實 5 月份存欄攻堅目標任務 38.2 萬頭,增養補欄養殖場81 家。農業部門、國調隊積極對接,完善養殖場監測樣本,生豬飼養量 100 頭以上的養殖場做到“應納盡納”;加強散養戶生豬數據統計,散養生豬做到“應統盡統”。截至 5 月 20 日生豬存欄同比增長 31.7%,環比增長 11.28%。 三是新建豬場再提速。對 17 家已開工新建的養殖場,逐場按月落實目標進度,倒逼項目加班加點趕進度。與資規局、環保等部門通力協作,特事特辦新建、改擴建生豬養殖場的用地、環評、立項等手續,采取手續并聯審批,流程化繁為簡,最大限度壓減審批時間,最大程度提速項目進度。17 家新建萬頭豬場總體進度達 35%。 四是政策保障再強化。強化政策激動能,在前期出臺生豬財政補助政策基礎上,積極研究生豬商業保險補貼政策,提升養殖補欄積極性,增強養殖戶增產擴能信心。市級出臺進一步加強生豬產地檢疫和調運監管的措施,養殖重點縣積極研究仔豬“外運”轉“內銷”措施,實現仔豬就近銷售,切實提升全市生豬存出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