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逐漸將漁業產業的重心向養殖轉移,千方百計提高漁業一產產量,助力農林牧漁的產值提升。 一、挖掘養殖空間擴容。積極引導海島養殖生產者實施老舊深水網箱更新和擴大網箱生產,利用優質的海島資源,發展“雙北”海域大黃魚養殖,其中網箱養殖的產量達到了全市養殖的37%,預計今年大黃魚產量達3000多噸,產值達4.6億元。利用陶山鎮桐利村造磚遺留的荒廢之地,建成2000余畝的南美白對蝦產業區,實現年產量上千噸。 二、開拓農漁綜合種養。積極開展探索,不斷試驗稻鱉共生、稻田養鰍、稻蝦共養等技術和示范推廣,在云周街道建成630畝稻田小龍蝦養殖基地;依托濱海十萬畝花椰菜基地,發展菜魚共生生產新模式,預計每年可增產淡水魚500噸以上。 三、擴大漁業保險覆蓋。積極與財政部門溝通,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每個水產養殖戶投保給予20%的地方財政補助。同時協調完善保險內條款,使之更符合實際生產的需要,增加養民保險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