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通過壓實生產責任、成立服務專班、加強政策扶持和完善長效機制等“四大舉措”,始終抓牢糧食穩產保供工作。已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14.01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任務工作進度達60%。 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制定出臺《關于抓好2020年糧食產銷工作的意見》,并召開早稻生產工作會議,部署糧食生產及功能區提標改造任務。市政府與鄉鎮(街道)簽 訂了糧食生產責任書,落實屬地鎮街糧食生產功能區承擔建設、管護及保護種糧責任,并將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作為重點工作納入鄉鎮(街道)年度考核,嚴肅考核獎懲。 二是成立服務專班,抓好指導監管。結合“三聯三送三落實”、農業主體復工復產等工作,組建了由局班子組成的11個工作分隊,定期進行技術指導。疫情期間,利用視頻會議開展早稻生產、糧食生產功能區培訓直播課;通過電話、微信等途徑對功能區內種糧大戶的春播育秧物資準備、種植意向、生產用工和存在困難等開展調查,目前已化解農戶難題37件。同時,積極督導掌握糧食功能區內作物種植情況。 三是健全配套獎勵,加大政策扶持。有效統籌各類農田建設資金,對糧食生產功能區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按畝均投資不高于2000元給予全額補助。同時,實施負面清單制度,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內投資建設非糧食農業項目,不予立項和財政補助;對農民建房、地方公共事業建設項目等一律不予審批同意。 四是完善管護機制,確保長效發揮。不斷健全糧食生產功能區建后管護制度,實行上圖入庫, 建立電子地圖和數據庫檔案,嚴格保護已建糧食生產功能區內的耕地。在功能區顯要位置樹立標志牌, 落實專人對已建功能區內的溝、渠、路、泵站、機坡、農用電網等基礎設施的修復、補建, 溝渠的清理、疏通以及其它公共設施開展日常維護。 |